積極度」重要!沒有積極度,就是有再好的能力、人格特質都是枉然;但是能力本身沒有價值,是能力
去運用與執行出來的結果,才是能力的價值。
CEO 談管理-沒有紀律 奢談積極度
人才 =(能力)×(人格特質)×(積極度)
「積極度」非常重要!沒有積極度,就是有再好的能力、人格特質都是枉然;但是能力本身沒有價值,是能力
去運用與
執行出來的結果,才是能力的價值。而沒有積極度就是不去執行,結果是「0」,價值就是「0」,那
就甚麼都不是!這是人人易懂的道理。「積極度」,還分為「主動積極」與「被動積極」兩個層次。
「被動積極」是指在別人設定的目標下,會積極主動去做去完成,也就是所謂「使命必達」型的人。但是當目
標達到后他就停止,并不會想要去超越目標;甚至當別人沒有給目標時,他就癡癡等待別人給目標才會啟動。
這種積極是種依賴主管被動執行的習慣與
心態。所以,主管就要密切關注,這是要一再給目標才會往前做事的
人;其實這是「假積極」,主管要能明辨,才不會誤判。
反觀「主動積極」的人,是從認知上去理解事務的價值,而自動自發要去追求與達成這個價值。這就是馬斯洛
的人性需求理論中,ABC層級的「自我實現」需求,是一種會自我挑戰更稿標、自我考驗、主動自主的行為特
質。他不以達到別人給予的目標為滿足,因此他會盡其所能、想盡方法的達到ABCABC的境界。但是,有很多人
不是怠惰懶散不積極,就是說了一口「好積極」!
為甚麼有很多人明明知道「該積極、要積極」卻是光說不行呢? 人性的好逸惡勞會讓人因而卻步,不愿去做,
這就是自我要求的「自律性」不足。所以,雖在認知上知道要積極,但無法克制自己好逸惡勞的本性,只留存
光說不做的「一口好積極」。「自律」是一種能力,是在認知對的、好的事情,就會自我要求去改變、去執行
。這是一種能要求自己克制好逸惡勞的人性、忍受困難、痛苦的毅力,所以就呈現出他是很有紀律、并持之以
恒的人。因此,由一個人在各方面的紀律性,就可以看出其內在潛藏的「自律性」。所以,「沒有紀律,就是
不會自律,也就沒有積極度」。